Initial

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给这个场景取标题了,也不记得是这里第几次自杀后重生了。

没有丢数据,也没有任何其他的问题,只是忽然觉得一个blog要配置php,要配置mysql,要配置nginx来支持实在太多余。我想要一个可以随便找块磁盘就可以完整备份全站,随便找个空间上传一下就可以重新部署的系统,一个像latex一样合理的受代码精准控制格式的撰写语言,另外我要看得懂他们系统的语言,所以是pelican

昨天看了一下才发现lifetyper.com这个域名竟然注册了快10年了,就连域名的灵感来源lifetype.net都接近半死状态了,论坛很多板块多年没人发言,有也就是一两年偶尔有人冒个泡。

至于用lifetype的人,hipeople跳转到了小程序,秋月白不知道毕业后在干啥,winman也不在lifetype中文论坛上线好久好久了。

Vick不知道是否还有空打游戏,杨康不知道一年回几次国,Yee在我脑子里还是那张年轻的脸,虽然实际上应该和我一样差不多到了而立之年,晓慧姐,我真的应该找个时间去喝杯咖啡,虽然我喝了咖啡就犯困。

还有些人,我连名字甚至ID都不记得了。

blog曾经是个那么火的东西,现在却让人一度怀疑个人是否真的有写blog表达自我的需求,曾经那些几百万注册量的博客网站可是web2.0时代最大的内容制造者呢。现在,假的让我怀疑自己经历的是个梦,纵然房价在十年内涨了5678倍也没让我有这样的感受。

我们到底要写什么呢?

写日记?真的会有人喜欢公开自己的隐私吗,或者说,谁会在乎你的隐私,除了你的暗恋者。作为家庭的记录也许是不错的,但你写了几百个字可能是为了贴出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,blog就是个脚注。所以,可能等你老了想写回忆录却又没有任何媒体的时候,blog才有点用,就当是写本书好了。

写技术文章?我早就不会干全文复制这种勾当了,但写的无非也就是从网上获得的别人的知识经过我消化之后的产物,原始内容的生产有却很少。牛很了不起,吃的是草挤的是奶,但如果连草都没有呢?挖煤也很不错,但如果连产生煤矿的远古树木都没有呢?

只有太阳是伟大的。大部分blogger活在一个“我写东西会有人看,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伟大贡献”的幻觉中。如果保持这种幻觉,我可以假装成一个思想家在这里叨叨。

把无序的文字组织起来写成文章,是一种让熵减小的做法,而我这次的作为,到底还是符合了宇宙的熵不断无限增大的定势,我开始理解我朋友第一次看到熵增原理时的那种伤感。

人类虽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范围内不断的减小熵值,构建美妙的产物,但这些产物最终还是会消亡,逃都逃不掉,甚至于文章这样对实体依赖极小的东西也不能幸免。

按香农的说法,越少的、存在概率越低的东西信息量越大,但对于信息而言,副本越少越不安全,所以人类出于对珍贵信息保护的本能会去复制粘贴优秀的文章,由此可证,如果我的文章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副本,那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。